

運輸署於早上6時11分表示,接獲港鐵公司通知,由於上水站附近有信號設備運作不暢順,東鐵綫由羅湖或落馬洲往金鐘的車程延長10至15分鐘。 至早上6時但願分,運輸署表示,接獲港鐵公司通知,較早前東鐵綫的事故已經妥善處理,班次會逐步回復正常。
中國山西太原一間名為「萬匯樓」的餐廳,近日推出以與幼獅親密互動作招徠的下午茶餐,標價一千多元,引發外界關注及爭議。山西林草局回覆傳媒指,野生動物與人零距離接觸屬違規行為,目前正在展開調查。
香港測量師學會推出「樓宇醫生」企劃,學會會長梁志添指出,截至2023年底,本港有28000多幢樓齡超過30年的私人物業,佔全港私人物業總數約六成四。他表示,建築物老化的問題日益嚴重,沒有及早進行檢驗與保養維修的物業將成為潛在的「定時炸彈」。學會推出的「樓宇醫生」企劃覆蓋樓宇維修、工程管理及建築規例,梁志添期望透過企劃協助市民應對樓宇的維修及檢測。 「樓宇醫生」企劃包括為市民提供免費網上資訊,認證建築測量公司列表、二手住宅物業檢驗標準,亦會向市民推薦裁定專家作為獨立第三方,以解決常見爭議,如涉及滲水及裝修工程的問題等。 屋宇署署長何鎮雄致辭時形容,樓宇檢測如身體檢查,需要定時進行。他表示,業主有責任妥善保養及維修樓宇,但部分業主或許缺乏相關知識、經驗和資金,正正需要「樓宇醫生」企劃所提供的專業支援。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回落至低水平,私家醫生將不再獲免費提供新冠藥物。 中心表示,根據最新監測數據,污水監測方面,人均新冠病毒含量由5月中每公升約77萬拷貝,下降至最近一周的14萬拷貝;呼吸道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的比率亦由高峰的13.8%,下降至最近一周的2.53%。本港新冠最近一波活躍周期已經結束,相關指標亦已回落至今年4月前的低水平。 鑑於新冠已按一般上呼吸道疾病方式管理,並因應新冠口服藥物需求顯著下跌,疫情期間開始向私家醫生免費提供新冠口服藥物,以處方予合資格病人的特別安排,將於本月29日停止。 政府提醒私家醫生如打算為病人提供已於本港註冊的新冠口服藥物可自行與相關藥商安排,公營醫療服務將繼續為有臨床需要病人按一般藥物安排提供新冠口服藥物。政府由2022年4月開始向私家醫生提供兩款由醫管局採購的新冠口服藥物,截至今年6月30日,經私家醫生免費處方予合資格新冠確診病人的療程數量共約20萬。
俗稱「升Key雀」的噪鵑叫聲清脆響亮,很多港人都不會陌生,甚至曾在清晨時分被嘈醒。除了噪鵑,港人每日街上也可能聽到不同鳥類叫聲。有熱愛雀鳥的四位青年發起鳥聲模仿大賽,參賽者鬥扮噪鵑叫聲,扮得最相似的 20 位入圍後再模仿其他指定雀鳥,爭奪成為全港首位「鳥鳴之王」。其中一位比賽搞手接受《Yahoo新聞》訪問時形容,雀鳥是「城市人嘅鄰居」,希望用幽默手法實踐人鳥共融,同時讓大眾加深認識雀鳥。
政府表示,為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項目,海泓道往西區海底隧道或連翔道北行新建行車橋,本月27日上午6時啟用。 兩條將啟用的新建行車橋,包括連接海泓道及西九龍公路南行、往西區海底隧道的行車橋,以及連接海泓道及連翔道北行、往葵涌或深水埗的行車橋。 另外,西九龍公路南行2號出口往油麻地支路,將於下月3日凌晨1時起封閉,以改建為繞道入口。原本駛經西九龍公路南行2號出口往油麻地的車輛,須經連翔道南行或其他路線前往目的地;往旺角或經紅隧往香港的車輛,可沿東京街西、通州街天橋及按現有交通指示前往目的地。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改道影響,預計有關路段的行車時間可能會略為延長,呼籲駕駛人士保持忍讓;市民應預早計劃行程,預留足夠時間出行。
房屋局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建立策略夥伴合作關係,就「組裝合成」建築法相關科技研發加強合作,以推動創新建築技術應用及發展。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簽署儀式致辭時提到,香港公營房屋單位未來10年目標供應量達30萬8千個,政府會繼續提速、提量、提效、提質,但同時會降成本、保安全,配合創新科技達到建屋目標。她提到公營房屋產出量大,重複性高,單位相對標準,正正適合創科業界發展,當項目研發成功、量產,就能將成果大大輻射出去。她希望房委會未來10年能成為創科業界的好夥伴。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材料科學與技術正在成為人類科技發展的重要一環,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提到,特區政府正全力、全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今日簽訂合作備忘錄是正面互動的良好示範。他希望通過房屋局、研發院、業界的合作,能為整個產業鏈帶來協同效應,將科研成果有效地應用在整個建築流程,全面融入創新理念,實踐綠色建築與智慧社區的願景,為香港公營房屋帶來新面貌。